
環規院概況
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人事處)
科技發展與國際合作處
計劃財務處
戰略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管理
與政策研究所
水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
大氣環境規劃研究所
生態保護修復
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投資與產業綜合研究所
形勢分析與規劃評估中心
生態環境風險損害
鑒定評估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規劃與政策
模擬技術中心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
土壤保護與景觀設計中心
碳達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黃河生態保護研究中心
重金屬環境風險防控
研究中心
氣候投融資研究中心
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環境保護稅研究中心
農村環境保護中心
生態環境補償研究中心
生物多樣性與
自然保護地研究中心
美麗中國研究中心
無廢社會創新中心
新污染物與環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與減排研究中心
企業綠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與經濟
核算中心
EOD創新中心
水生態研究中心


承擔國家、區域、省級大氣污染防治規劃研究編制,承擔城市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和改善規劃研究編制;開展大氣環境規劃基礎理論與方法研究,以及國家、區域、城市大氣污染防治規劃技術方法體系研究;承擔國家和區域大氣環境狀況分析工作,區域、城市大氣環境綜合管理技術支持工作,以及“一市一策”跟蹤研究工作;承擔氣候變化應對、碳達峰行動等技術支持與方法研究。
承擔重點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重點行業和領域大氣污染防治和管理技術支持工作;開展大氣環境觀測分析與源解析工作、空氣質量模擬與大氣環境容量研究、能源環境政策研究、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減排政策與方法研究。
承擔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變化分會秘書處工作。
所 長:雷宇
副 所 長:寧淼、蔡博峰
部門秘書:哈艷梅、田夢
電 話:+86-010-89658163
大氣環境研究室
分析國家、區域和城市大氣環境和污染特征,研究對空氣質量和污染態勢進行分析和評估的綜合技術手段;研究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管理、區域大氣污染協同防治的管理措施、技術手段和方法體系。為大氣環境綜合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研究室主任 :鄭逸璇
主 要 成 員:孫亞梅、劉偉、馮悅怡、燕麗、賀晉瑜、汪旭穎、溫章
大氣污染源研究室
研究高分辨率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編制技術方法體系并開展實踐應用,開展大氣污染物排放特征的多尺度、多維度綜合解析;針對重點行業與領域,開展大氣污染物減排技術和管理實踐的技術和經濟性評估,以及全過程排放控制的技術集成與綜合防控對策研究;開展污染源綜合管理的政策、法規、標準體系研究。
研究室主任 :寧淼(代)
主 要 成 員:鐘悅之、王彥超、鄭偉、董遠舟、馬強、唐倩、王麗娟、儲王輝
空氣質量模擬與系統分析研究室
研究以空氣質量模型為核心的大氣環境系統分析工具和方法體系;研究多尺度大氣環境數值模擬技術方法;開展基于空氣質量模型的復合型大氣污染多維來源解析研究和環境容量分析;開展環境氣象特征分析和大氣環境大數據分析。
研究室主任 :薛文博(兼)
主 要 成 員:許艷玲、武衛玲、王燕麗、史旭榮、劉鑫、楊文夷
主要項目
生態環境部工作項目
1.大氣環境質量管理
2.固定源大氣污染防治
3.區域大氣環境管理與重污染天氣應對
4.排污權交易監督管理
5.排污許可監督管理
6.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法規與標準
國家級科研項目
1、國家及主要區域空氣質量改善路線圖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2、大氣排污許可關鍵支撐技術方法體系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
3、典型區域大氣復合污染控制與應急管理決策平臺開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
4、中原城市群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和整體技術方案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
5、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及重污染應急技術與集成示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
6、區域大氣承載力與空氣質量改善路徑-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課題
國際合作項目
1、“十四五”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協同管理
2、氣候協同的“十四五”大氣污染防治策略
3、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及管理機制研究
4、中國典型城市溫室氣體達峰和空氣質量達標綜合效果分析
5、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
地方項目
1、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
2、蘇州市大氣環境質量優化提升研究
3、晉中市大氣污染防治綜合解決方案研究
4、寧夏回族自治區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編制
5、唐山市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
6、寧波市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
7、成都市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
8、大連市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
學術成果
發表論文
序號
|
題名
|
刊名
|
期刊類型
|
卷
|
期
|
作者
|
1
|
Influences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on the contributions of major oxidation pathways to PM2.5 nitrate formation in Beijing
|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
SCI
|
124
|
7
|
Wang YL, Song W, Yang W, Sun XC, Tong YD, Wang XM, Liu CQ, Bai ZP, Liu XY
|
2
|
A unit-based emission inventory of SO2, NOx and PM for the Chines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from 2010 to 2015
|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SCI
|
676
|
|
Wang XY, Lei Y, Yan L, Liu T, Zhang Q, He KB
|
3
|
Defending Blue Sky in China: Effectiveness of the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tion Plan” on Air Quality Improvements from 2013 to 2017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SCI
|
252
|
|
Yueyi Feng, Miao Ning, Yu Lei, Yamei Sun, Wei Liu, Jinnan Wang
|
4
|
China City-Leve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ventory in 2015 and Uncertainty Analysis.
|
Applied Energy
|
SCI
|
253
|
|
Cai, Bofeng, Can Cui, Da Zhang, Libin Cao, Pengcheng Wu, Lingyun Pang,
|
5
|
Benchmarking Carbon Emissions Efficiency in Chinese Cities: A Comparative Study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Gridded Data
|
Applied Energy
|
SCI
|
242
|
|
Cai, Cai,Bofeng, Huanxiu Guo, Zipeng Ma, Zhixuan Wang, Shobhakar Dhakal, and Libin Cao
|
6
|
A Benchmark City-Level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Inventory for China in 2005
|
Applied Energy
|
SCI
|
233
|
|
Cai, Bofeng, Jun Lu, Jinnan Wang, Huijuan Dong, Xiaoman Liu, Yang Chen, Zhanming Chen
|
7
|
Fine Resolutio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Gridded Data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China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cs
|
SCI
|
33
|
|
Cai, Bofeng, XQ Mao, JN Wang, and MD Wang
|
8
|
Impact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n PM2.5 Pollution in China during Winter
|
Atmosphere
|
SCI
|
9
|
11
|
Xu YL,Xue WB,Lei Y, et al.
|
9
|
Permitted emissions of major air pollutants from coal- fired power plants in China based on best available control technology
|
Front. Environ. Sci. Eng.
|
SCI
|
12
|
5
|
Xiaohui Song, Chunlai Jiang, Yu Lei, Yuezhi Zhong, Yanchao Wang
|
10
|
CH4 mitigation potentials from China landfills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co-benefits
|
SCIENCE ADVANCES
|
SCI
|
|
eaar8400
|
Bofeng Cai, Ziyang Lou, Jinnan Wang
|
11
|
China high resolution emission database (CHRED) with point emission
sources, gridded emission data, and supplementary socioeconomic data |
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
|
SCI
|
|
129
|
Bofeng Cai, Sai Liang, Jiong Zhu, et al.
|
12
|
Source appointment of nitrogen in PM2.5 based on bulk δ15N signatures and a Bayesian isotope mixing model
|
ellus B: Chemical and Physical Meteorology
|
SCI
|
|
|
Wang YL, Liu XY, Song W, Yang Wen, Han B, Dou XY, Zhao XD, Song ZL, Liu CQ, Bai ZP
|
13
|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Scenario for China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
Asian Journal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SCI
|
|
|
Tang, Qian; Lei, Yu; Chen, Xiaojun; Xue, Wenbo
|
14
|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的環境健康效果評估
|
環境科學
|
EI
|
40
|
07
|
武衛玲,薛文博,王燕麗,雷宇, 馮濤, 蔡澤林
|
15
|
基于模型模擬的成都市PM2.5污染來源解析
|
環境科學
|
EI
|
|
|
許艷玲,易愛華,薛文博
DOI:2019. DOI: 10.13227/j.hjkx.291805041
|
16
|
氣象和排放變化對PM2.5污染的定量影響
|
中國環境科學
|
EI
|
39
|
11
|
許艷玲,薛文博,雷宇
|
17
|
我國PM2.5濃度分階段改善目標情景分析
|
環境科學
|
EI
|
40
|
5
|
賀晉瑜,燕麗(通訊作者),王彥超,雷宇,汪旭穎,王克,張瑞芹
|
18
|
大氣環境容量理論與核算方法演變歷程與展望
|
環境科學研究
|
EI
|
31
|
11
|
許艷玲,薛文博(通訊),王金南,等
|
19
|
2010-2015年我國水泥工業NOx排放清單及排放特征
|
環境科學
|
EI
|
39
|
11
|
蔣春來,宋曉暉,鐘悅之,孫亞梅,雷宇
|
20
|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水泥工業大氣污染控制分析
|
中國環境科學
|
EI
|
38
|
10
|
王彥超,蔣春來,賀晉瑜,鐘悅之,宋曉暉
|
21
|
京津冀地區燃煤鍋爐 PM2.5 減排潛力分析
|
中國環境科學
|
EI,中文核心
|
|
|
賀晉瑜,燕麗,雷宇,王慧麗,汪旭穎,丁哲
|
22
|
京津冀區域PM_(2.5)污染相互輸送特征
|
環境科學
|
EI,中文核心
|
|
|
王燕麗,薛文博,雷宇,王金南,武衛玲.
|
23
|
全國火電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
中國環境科學
|
EI,中文核心
|
|
|
薛文博, 許艷玲, 王金南, 唐曉龍
|
24
|
京津冀區域PM_(2.5)污染相互輸送特征
|
環境科學
|
EI,中文核心
|
|
|
王燕麗,薛文博,雷宇,王金南,武衛玲
|
出版專著
序號
|
著作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1
|
工業涂裝污染源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特征及防治對策
|
寧淼等
|
中國環境出版社
|
2018年3月
|
2
|
2000-2016年氣象條件變化對全國PM2.5污染影響數據集
|
薛文博、雷宇、許艷玲、陸敘言
|
中國環境出版社
|
2018年3月
|
3
|
主要大氣污染物減排量核算技術方法
|
蔣春來、寧淼等
|
中國環境出版社
|
2018年
|
4
|
主要大氣污染物減排規劃編制技術方法
|
蔣春來、寧淼等
|
中國環境出版社
|
2018年
|
5
|
工業涂裝污染源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特征及防治
|
寧淼等
|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
2017年
|
6
|
PM2.5輸送特征與環境容量模擬
|
薛文博等
|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
2017年
|
軟件著作權
序號
|
軟件名稱
|
證書號
|
登記號
|
著作權人
|
1
|
大氣環境”三線一單”劃定系統
|
|
2019SR1054596
|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 薛文博; 武衛玲
|
2
|
天然源排放模型(MEGAN)-葉面積指數合成分析軟件
|
|
2019SR1054721
|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 武衛玲; 薛文博
|
3
|
大氣污染環境容量核算系統 V1.0
|
|
2019SR1128185
|
薛文博; 雷宇;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 北京恩特偉業科技有限公司
|
4
|
空氣質量目標約束下的環境容量與污染減排最優化模擬平臺 V1.0
|
|
2019SR0277844
|
薛文博; 王金南; 雷宇;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
|
5
|
基于深度學習的空氣質量預報系統 V1.0
|
|
2019SR1137943
|
薛文博; 付飛
|
6
|
主要大氣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核算系統
|
軟著登字第2724600號
|
2018SR395505
|
鐘悅之;蔣春來;呂紅迪;宋曉暉;王彥超
|
專利申請
序號
|
專利名稱
|
申請人
|
專利類型
|
專利號
|
1
|
一種大氣氮氧化物檢測設備
|
蔣春來;宋曉暉;鐘悅之;王彥超
|
實用新型
|
ZL 2017 2 1860410.9
|
2
|
一種具有攪拌送氣系統的治理大氣PM2.5的裝置
|
蔣春來;鐘悅之;王彥超;宋曉暉
|
實用新型
|
ZL 2017 2 1858563.X
|
3
|
一種具有吸收液循環系統的治理大氣PM2.5的裝置
|
蔣春來;鐘悅之;宋曉暉;王彥超
|
實用新型
|
ZL 2017 2 1860892.8
|
4
|
一種二氧化硫吸收凈化設備
|
蔣春來;王彥超;宋曉暉;鐘悅之
|
實用新型
|
ZL 2017 2 1860891.3
|
5
|
一種大氣PM2.5檢測裝置
|
蔣春來;鐘悅之;宋曉暉;王彥超
|
實用新型
|
ZL 2017 2 1860895.1
|

- 環規院召開美麗藍天“十四五”推進與“十五五”謀劃座談會[11月28日]
- 我院員工在《自然-通訊》發文探討大氣污染改善有效路徑[06月21日]
- 環境規劃院承辦的融合排放清單編制與應用培訓班順利召開[06月03日]
- WMO-GAW科學委員會主席Carmichael來環規院訪問交流[04月09日]
- 環規院與清華大學在《自然-通訊》聯合發文[03月26日]
- 環境規劃院支撐《融合清單編制技術指南》編制印發[01月31日]
- 《2022年成都市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政策跟蹤及評價報告》順利通過驗收[11月03日]
- 我院完成EDF資助的美麗中國下大氣污染與溫室氣體協同研究[10月10日]
- 《中國機動車"減污降碳"目標、路徑、效益分析與政策建議》發布[09月15日]
- 誠邀加盟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減污降碳協同治理專委會[0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