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規院概況
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人事處)
科技發展與國際合作處
計劃財務處
戰略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管理
與政策研究所
水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
大氣環境規劃研究所
生態保護修復
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投資與產業綜合研究所
形勢分析與規劃評估中心
生態環境風險損害
鑒定評估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規劃與政策
模擬技術中心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
土壤保護與景觀設計中心
碳達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黃河生態保護研究中心
重金屬環境風險防控
研究中心
氣候投融資研究中心
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環境保護稅研究中心
農村環境保護中心
生態環境補償研究中心
生物多樣性與
自然保護地研究中心
美麗中國研究中心
無廢社會創新中心
新污染物與環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與減排研究中心
企業綠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與經濟
核算中心
EOD創新中心
水生態研究中心

發表日期:2020年10月29日
生態環境部發布《陸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技術指南》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建立生態效益評估機制,促進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指導和規范陸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工作,提高陸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功能量與價值量核算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生態環境部綜合司組織我院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完成了《陸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在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并經專家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指南》以技術文件形式已下發各地,為各地開展相關研究提供技術規范。
在《指南》的核算體系下,我院完成了2014-2018年連續5年覆蓋31省區市的全國陸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以及全球陸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并于2014-2020年期間陸續開展了西藏自治區、青海省祁連山區、福建省南平市和武夷山市、河北省承德市、云南怒江州、安徽大別山、北京市延慶縣、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等不同尺度、不同生態地理區的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試點工作,對《指南》的技術路線、技術要點、核算方法進行了實踐驗證。
陸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作為刻畫生態系統提供的生態福祉、反映地區生態產品供給水平的綜合指標,可為生態補償標準制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生態投融資政策設計、領導干部離任審計、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綠色發展績效考核、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和土地利用變化提供技術支撐。
相關專題: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相關信息: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