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規院概況
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人事處)
科技發展與國際合作處
計劃財務處
戰略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管理
與政策研究所
水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
大氣環境規劃研究所
生態保護修復
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投資與產業綜合研究所
形勢分析與規劃評估中心
生態環境風險損害
鑒定評估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規劃與政策
模擬技術中心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
土壤保護與景觀設計中心
碳達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黃河生態保護研究中心
重金屬環境風險防控
研究中心
氣候投融資研究中心
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環境保護稅研究中心
農村環境保護中心
生態環境補償研究中心
生物多樣性與
自然保護地研究中心
美麗中國研究中心
無廢社會創新中心
新污染物與環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與減排研究中心
企業綠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與經濟
核算中心
EOD創新中心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研究中心
水生態研究中心

發表日期:2020年10月26日
生態文明聯播計劃:環境治理與政策創新
主要內容:2020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的《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是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后,印發實施的第一個專業領域治理體系建設指導意見,進一步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解讀就《指導意見》的 背景與重要意義、結構與主要特點、主要制度措施和貫徹落實要求進行了詳細和專業性的介紹,對各地貫徹落實該指導意見具有參考價值和引導作用。
主要作者:萬軍,葛察忠
宣講對象:政府部門
宣講題目:環境保護稅政策設計及研究展望
主要內容:回顧總結了環境稅的理論基礎和主要功能,梳理了國際環境稅的發展歷程、稅種、稅制結構。分析了我國環境稅的現實需求、政治基礎、技術基礎、國際經驗,提出了中國獨立型環境稅的基本框架和實施戰略。總結評估了中國排污收費制度的發展歷程、收費規模及構成和問題。分析解讀了環保稅的功能意義、納稅人、征稅對象、計稅依據、稅率、稅收優惠、征收管理、收入歸屬,明晰了環保稅與排污許可證的關系。跟蹤研究環境稅實施進展,剖析了環保稅在稅率、征收范圍、納稅人、計稅方法、征管模式、經費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實施問題,提出了改進建議。
主要作者:葛察忠
宣講對象:科研人員
宣講題目:生態補償機制政策研究與應用實踐
主要內容:介紹了開展生態補償的背景、作用,探討了生態補償的理論基礎、概念,確定并剖析了生態補償的為什么補、誰補誰、補多少、怎么補、資金從哪來等5個關鍵環節。梳理了我國生態補償政策的發展歷程、路線圖,結合地點各類試點,構建并完善了流域、草原、森林、濕地、荒漠等領域生態補償機制。結合國際案例,梳理了國際上生態補償在流域、礦區、重要生態功能區、農業、森林等重點領域的經驗,總結了在概念、原則、實踐領域、機制等方面的國際經驗。提出了生態補償在立法、實現“兩山論”理念、擴大領域和范圍、市場化、績效評估機制、基礎研究等方面的發展建議。
主要作者:劉桂環
宣講對象:政府部門
宣講題目:環境權交易制度進展與改革方向
主要內容:介紹我國排污權交易制度內涵、發展歷程、階段特點及進展,剖析生態文明新形勢下排污權交易的定位,提出下一步推進的建議和發展方向。
主要作者:蔣春來
宣講對象:政府部門
宣講題目:環保產業發展與模式創新
主要內容:介紹了環保產業的發展現狀、特征、存在的問題和環保產業發展政策,分析了新形勢下環保產業發展態勢,提出了 第三方治理、EOD、PPP 等模式下社會資本、金融機構參與的主要方式與實施風險,提出了促進環保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主要作者:程亮等
宣講對象:政府部門、企業
宣講題目:中央生態環境資金績效管理理論與實踐
主要內容:介紹了績效管理理論背景、中央生態環境資金績效管理現狀,涵蓋區域和項目績效目標編制與審核、績效自評、重點領域績效評價、評價結果與應用等,總結了目前在制度建設、績效目標設置、績效評價結果、人才隊伍、績效信息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并從基礎建設、制度建設、人才建設、信息化建設等四方面提出有關建議。
主要作者:程亮等
宣講對象:政府部門
宣講題目:“無廢城市”建設思路及案例
主要內容:分析了國內固體廢物管理的現狀、特點和存在的問題。以案例的形式,從政策體系、技術體系、市場體系、工程項目體系等方面,對比研究了當前“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在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生活源廢棄物、農業廢棄物、危險廢物等領域取得的進展,通過凝練國家第一批試點城市和地區的亮點和模式,識別出“無廢城市”建設的四大要點,并結合國際上的“無廢城市”建設經驗,提出了推進我國“無廢城市”和“無廢社會”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主要作者:程亮等
宣講對象:政府部門
相關專題: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相關信息: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