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規院概況
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人事處)
科技發展與國際合作處
計劃財務處
戰略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管理
與政策研究所
水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
大氣環境規劃研究所
生態保護修復
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投資與產業綜合研究所
形勢分析與規劃評估中心
生態環境風險損害
鑒定評估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規劃與政策
模擬技術中心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
土壤保護與景觀設計中心
碳達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黃河生態保護研究中心
重金屬環境風險防控
研究中心
氣候投融資研究中心
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環境保護稅研究中心
農村環境保護中心
生態環境補償研究中心
生物多樣性與
自然保護地研究中心
美麗中國研究中心
無廢社會創新中心
新污染物與環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與減排研究中心
企業綠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與經濟
核算中心
EOD創新中心
水生態研究中心

發表日期:2020年11月10日
我院多名專家在第四屆環境可持續修復大會上進行主題交流
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環境修復行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11月5日,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安徽省環境保護產業發展促進會主辦,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土壤與地下水修復專業委員會、高能環境、格林曼環境、《中國環保產業》雜志社共同承辦的第四屆中國可持續環境修復大會在安徽合肥盛大啟幕。近七百位政企學研用代表聚首合肥,共商環境修復行業高質量發展大計。
本屆大會為期兩天,包括一個主論壇和八個分論壇。與會嘉賓圍繞行業最新政策法規解讀及重點省市管理經驗交流,污染場地調查、監測與評估技術及應用,污染場地修復技術與工程項目管理實踐,污染場地風險管控與綠色可持續修復,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防治研究與開發進展,地下水污染防控與修復技術應用,流域生態環境系統修復理論、技術與實踐,在產企業用地土壤污染防治關鍵問題等議題進行交流。

我院積極參加該環境修復大會,牽頭組織了1個分論壇并協助組織了1個分論壇,7名人員在不同分論壇上進行發言交流,充分展現我院在土壤環境管理政策、管理、技術和模式探索上的最新成果,得到了與會者的高度關注和肯定。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孫寧主任牽頭籌備組織并主持了分論壇一:“行業最新政策法規解讀及重點省市管理經驗交流”。在分論壇內容的宣講環節,孫寧主任首先分析了我國“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主要形勢,分析了“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思路中的關鍵詞,結合全國人大近期完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發現的六個方面的主要問題,以此為背景,向與會代表宣講了分論壇一各項演講內容設計的目的和主要內容。分論壇一的內容受到了與會者的高度關注,網上直播階段的點擊參與人數達到了2.16萬人。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丁貞玉研究員在會上做了 “大型農藥類污染地塊調查評估探索與思考”的主題演講。她以南方某大型農藥廠為案例,對項目調查評估中的重難點、風險評估開展的注意事項進行了全面闡釋,并對新研發的土壤惡臭物質評價體系進行了講解。

水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的陳堅副研究員在會上做了題為“地下水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建設探索”的主題演講。他重點就當前地下水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近年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部署情況進行了解讀;并圍繞考核評估、監測體系建設、分區防治、修復和風險管控等,對完善新時代地下水生態環境監管體系頂層設計進行了闡釋和交流。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張巖坤助理研究員以“土壤污染重點監管企業自行監測經驗分析和存在問題的探討”為題目進行了主題演講。他介紹了我國目前土壤污染重點監管企業自行監測相關政策、技術文件的有關要求,分析了土壤污染重點監管企業自行監測的主要內容和存在問題,通過分享的案例介紹了實踐操作經驗。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鄧璟菲助理研究員進行了 “污染場地綠色可持續修復評估體系與方法”的主題演講。她在總結我國場地管理需求和國際研究進展的基礎上,針對場地和區域層面開展了案例評估與分析,分享了污染場地修復綠色可持續評估方法體系和案例實踐。

生態環境投資與產業綜合研究所趙云皓副研究員做了題目為“生態環境導向開發(EOD)模式實施要點與案例分析”的演講。她闡釋了EOD模式的內涵和主要特點,介紹了當前正在開展的EOD模式國家試點申報要求,向與會者介紹了兩個EOD 模式實施案例,對開拓土壤治理修復資金來源具有很好的啟發作用。

水生態環境保護研究所李璐助理研究員做了題目為“地下水污染模擬預測技術及其在修復和風險管控方案中的應用”的演講。她向與會者介紹了國內外地下水污染模擬預測相關標準規范,介紹了當前模擬預測的工作流程和技術要點,并展示了一個模擬預測技術在修復和風險管控方案制定實施案例。

相關專題: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相關信息: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