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規院概況
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人事處)
科技發展與國際合作處
計劃財務處
戰略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管理
與政策研究所
水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
大氣環境規劃研究所
生態保護修復
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投資與產業綜合研究所
形勢分析與規劃評估中心
生態環境風險損害
鑒定評估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規劃與政策
模擬技術中心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
土壤保護與景觀設計中心
碳達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黃河生態保護研究中心
重金屬環境風險防控
研究中心
氣候投融資研究中心
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環境保護稅研究中心
農村環境保護中心
生態環境補償研究中心
生物多樣性與
自然保護地研究中心
美麗中國研究中心
無廢社會創新中心
新污染物與環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與減排研究中心
企業綠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與經濟
核算中心
EOD創新中心
水生態研究中心
發表日期:2022年07月29日
《“十四五”環境健康工作規劃》發布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十四五”環境健康工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生態環境部系統推進環境健康工作的指導性文件。《規劃》設置了加強環境健康風險監測評估、大力提升居民環境健康素養、持續探索環境健康管理對策、增強環境健康技術支撐能力、打造環境健康專業人才隊伍5項重點任務和15項工作安排。《規劃》編制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彰顯時代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力推進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強調,要“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環境保護和治理要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建立健全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風險評估制度”等。《規劃》是“十二五”以來,生態環境部關于環境健康工作印發的第三個五年規劃。編制實施《規劃》,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美麗中國重要論述的具體舉措,是進一步鞏固提升環境健康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行動。
二是突出開拓性。“十一五”以來,生態環境部通過開展環境健康調查和風險評估,識別出具有高環境健康風險的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及重點污染物。如何將解決這類問題納入環境管理范圍并與法律制度政策相銜接,建立健全以維護公眾健康為核心的精細化生態環境管理目標、工作重點、監測體系、準入標準和績效評估體系,是“十四五”時期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規劃》從支撐防范環境風險、改善環境質量的現實需要出發,重點與《“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有關要求銜接,鼓勵各地開展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參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總結提煉經過實踐檢驗且行之有效的創新經驗,大膽開拓將健康風險防控融入環境管理的工作先河。
三是重視基礎性。多年連續實施的重點地區環境健康調查和監測積累的基礎數據,是預測環境污染影響人群健康發展趨勢、有效實施環境健康風險管理的重要基礎。從提升環境管理的科學性和精準性、推動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加強監管需要出發,《規劃》要求加強對既有調查和監測數據的深入分析和應用,設置了識別環境健康風險分布狀況、監測風險發展趨勢以及豐富風險評估參數等工作。做好環境健康工作,除大力加強基礎調查外,更離不開基礎研究的突破和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規劃》強調要推動科技創新,引導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明確要形成定期培訓制度,加強對科技及科普宣教人才的培養,并組建專業高端智庫。
四是關注全民性。公眾是生態環境治理中的重要主體之一,公眾的環境行為是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影響因素。2013年9月,原環境保護部從保護環境、維護公眾健康角度出發,首次提出環境與健康素養概念。2018年,提升居民環境健康素養水平納入《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行動目標,由生態環境部負責組織各地實施。《規劃》將其作為一項重點任務,旨在通過提升公民環境健康素養,使人們認識到生態環境的價值及其對健康的影響,了解生態環境保護與健康風險防范必要知識,踐行綠色健康生活方式,并具備一定保護生態環境、維護自身健康的行動能力。
五是堅持預防性。環境污染對健康的影響具有危害大、隱蔽性強、潛伏期長、影響因素多、因果關系確定難等特點。對具有高健康風險的環境污染因素進行主動管理,從源頭預防、消除或減少環境污染,是最大限度地防止健康損害問題的發生或削弱其影響程度的有效手段。生態環境部自開展環境健康工作之初,就明確了 “立足風險管理”的基本原則。《規劃》任務安排繼續以強化環境健康風險防控理念為統領,是對“預防為主”原則的具體落實,目的是以最小經濟和社會成本把危害公眾健康的環境風險降到最低,為環境健康工作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環境問題是世界各國面臨的重大問題,保護和改善環境、保障公眾健康已成為共識。如何在實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把環境健康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努力探索。《規劃》的發布,對于推動環境健康工作高質量發展,助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健康中國和美麗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生態環境部網站)
相關專題: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相關信息: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