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規院概況
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人事處)
科技發展與國際合作處
計劃財務處
戰略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管理
與政策研究所
水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
大氣環境規劃研究所
生態保護修復
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投資與產業綜合研究所
形勢分析與規劃評估中心
生態環境風險損害
鑒定評估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規劃與政策
模擬技術中心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
土壤保護與景觀設計中心
碳達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黃河生態保護研究中心
重金屬環境風險防控
研究中心
氣候投融資研究中心
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環境保護稅研究中心
農村環境保護中心
生態環境補償研究中心
生物多樣性與
自然保護地研究中心
美麗中國研究中心
無廢社會創新中心
新污染物與環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與減排研究中心
企業綠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與經濟
核算中心
EOD創新中心
水生態研究中心
發表日期:2022年02月28日
安徽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發布
近日,《安徽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印發。到2025年,全省將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細顆粒物(PM2.5)濃度總體達標,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優良天數比率進一步提升;水環境質量全面改善,水生態功能初步恢復,基本消除劣V類斷面和城市黑臭水體。
開展長江全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規劃》提出,在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方面,安徽省將縱深推進以“嚴整改、重質量、促轉型”為主要內容的新一輪“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持續抓好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開展長江全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確保長江水質穩優向好,早日重現“一江碧水向東流”的勝景。全面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打好禁捕退捕持久戰,實現“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環。
“十四五”期間,將積極推動環巢湖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深入推進碧水、安瀾、生態修復、綠色發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加快實施“十百千萬”行動計劃。同時,探索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路徑,貫通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努力把巢湖打造成為大湖治理的典型范例、城湖共生的示范工程。
2023年底前新能源公交車占比達80%
為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安徽省將梯次推進城市空氣環境質量改善,全面推進清潔城市行動,推行綠色施工,強化道路綠化用地揚塵治理,以煤炭、礦石、干散貨碼頭物料堆場為重點,推進抑塵設施建設和物料輸送系統封閉改造;依法嚴禁秸稈、垃圾等露天焚燒。加快發展新能源車輛,推廣使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非道路移動機械。所有設區城市在2023年年底前新能源公交車占比達80%以上。加大老舊機動車、工程機械尾氣治理改造和限期淘汰力度,基本消除柴油貨車和工程機械冒黑煙現象。
“十四五”期間,安徽省將全方位保障飲用水安全。到2025年,設區市實現市級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全覆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穩步提升。基本消除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打造“數字江淮—智慧環保(2.0)”
《規劃》提出,聚焦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長三角協同共治等生態環境保護重點任務,實施省生態環境大數據中心與“數字江淮”對接工程,打造覆蓋生態環境全業務的“數字江淮—智慧環保(2.0)”綜合平臺。著力構建生態環境質量、生態環境監管、科學研判決策、綜合辦公等“大系統”,探索實施“一圖全面感知”的“生態環境電子沙盤”。
今后,安徽省將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激勵作用,探索建立全省“綠色項目清單”,引導金融資本優先支持節能環保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清潔生產產業。鼓勵推行“環境修復+開發建設”“生態修復+文旅+農林”等生態修復模式,創新開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試點。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項目將試點實施,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態環境、生態產業、金融支持組合型項目運營模式。
(來源:合肥日報)
相關專題: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相關信息: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