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av在线,胸大美女自卫慰出水免费视频,在线观看亚洲avav免费免费,欧美激色

發表日期:2022年09月19日
廣西生態碳資產調查核算項目啟動會及高級研修班順利舉辦
 
  2022年8月30日-9月1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主辦的廣西生態碳資產調查核算項目啟動會及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生態環境核算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生態碳資產調查與核算高級研修班在廣西南寧市舉辦。廣西生態碳資產調查核算項目啟動會以線下為主,主旨報告專家線上授課方式開展,來自項目組各成員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林業局、海洋局和14個市州生態環境局參加會議。
  在項目啟動會上,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委書記、廳長陳亮、自治區林業局二級巡視員冷光明和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金南分別致辭。
  陳亮廳長介紹廣西生態環境系統一直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生態環境取得良好成績。開展廣西生態碳資產調查核算,是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基礎性工作,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展現廣西生態優勢的重要途徑,對推動廣西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提升和綠色發展、促進“雙碳”目標實現都具有重要意義。廣西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繼續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強化綠色低碳發展規劃引領,穩步推進廣西生態碳資產調查核算研究,為持續擦亮“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的金字招牌作出貢獻。
  冷光明巡視員介紹了自治區林業資源基本信息和林業碳匯計量相關工作基礎,提出將積極組織廣西森林生態監測中心等技術支撐單位,配合做好森林、濕地和桉樹生態碳資產調查核算研究工作,助力廣西“雙碳”目標實現。
  王金南院長表示廣西積極行動、率先垂范,設立了生態碳資產核算項目,該項目對于摸清廣西的生態碳資產家底,推動廣西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早日實現具有重要的意義。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力爭形成廣西典型生態系統的生態碳資產參數庫、符合廣西地域特征的生態碳資產調查和核算方法、為部分領域的CCER方法學提供技術支撐、以碳匯潛力測算為依托的長期穩定碳匯能力等4個方面的研究成果,為全國乃至國際生態碳資產核算提供廣西經驗、中國樣本。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于貴瑞院士、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王兵研究員和我院雷宇研究員分別在啟動會上做主旨報告。于貴瑞院士介紹了碳達峰碳中和的概念及宏觀戰略、生態系統固碳及碳匯的科學原理以及中國陸地碳匯功能及碳匯潛力分析,提出統籌陸地-江湖-海洋全域國土空間環境治理及生態恢復建設,有望實現生態碳匯倍增目標。王兵研究員介紹了全口徑碳中和概念提出的背景、森林全口徑碳中和評估方法和中國40年森林全口徑碳中和能力分析,指出由于碳匯方法學上的缺陷,導致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匯能力被低估,提出森林全口徑理論、方法學和實踐結果。雷宇主任介紹了應對氣候變化國際進程、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內在要求和碳達峰碳中和路徑建議,提出全國重點行業/領域直接排放對全國達峰影響和主要措施建議。
  在項目情況匯報環節,我院首席科學家於方研究員代表課題組匯報項目實施方案,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理信息測繪院、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廣西壯族自治區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分別介紹各自工作基礎和工作計劃。
  高級研修班共設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生態系統碳匯、生態碳資產監測、碳匯與碳交易四個專題,共12位專家開展線上培訓,從雙碳工作的宏觀政策到微觀技術、從理論研究到戰略制定、從調查監測到核算評估、從生態碳匯產品開發到管理政策,進行了深入的培訓和研討。
  本次研修班邀請的專家層次高,賀克斌院士從國際視野和國家角度介紹了碳達峰碳中和實現路徑,展示了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帶來的能源、技術和產業革命的未來藍圖,傅伯杰院士介紹了生態系統觀測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和工作進展,挪威水研究院的兩位國際專家Solrun Skjellum高級研究員和林巖高級研究員分別介紹了國際藍碳發展趨勢和濕地碳匯監測方法。本次高級研修班邀請的曹建華總工、吳冬秀研究員、潘賢章研究員、張昕研究員等多位專家都是各自領域的帶頭人和技術骨干,為培訓班帶來豐盛的知識盛宴。
  研修班覆蓋領域廣,基本覆蓋了生態碳資產調查核算所有相關內容。按生態系統類型,包括森林、草地、濕地、農田、海洋和巖溶碳匯等,按溫室氣體類型,不僅包括二氧化碳,還涉及甲烷,按授課內容,包括宏觀雙碳戰略、基本原理和方法學介紹、生態碳資產監測、碳匯產品開發和碳交易等內容,滿足了政府各相關部門和生態碳匯相關領域研究人員等不同受眾的需求。
  本次高級研修班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同時設置了碳市場和碳交易專題,分別從國際和國家碳市場政策、方法學、碳匯項目開發和碳交易等角度進行講解,為政府和企業實現和拓展生態碳資產價值實現途徑提供了實際指導。
  本次研修班受眾范圍較廣,研修班主會場參會者包括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林業草原、巖溶地質等單位的技術和各個地市的相關工作人員。高級研修班同時在線上免費對外開放,各場次平均學習人次達到上千人,總參加學習人次超過4000余人次,授課內容獲得學員的一致好評。
相關專題: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相關信息: 打印本頁

Copyright ? 2005-2024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3003323號-12 京公網安備 1101070200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