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規院概況
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人事處)
科技發展與國際合作處
計劃財務處
戰略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管理
與政策研究所
水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
大氣環境規劃研究所
生態保護修復
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投資與產業綜合研究所
形勢分析與規劃評估中心
生態環境風險損害
鑒定評估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規劃與政策
模擬技術中心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
土壤保護與景觀設計中心
碳達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黃河生態保護研究中心
重金屬環境風險防控
研究中心
氣候投融資研究中心
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環境保護稅研究中心
農村環境保護中心
生態環境補償研究中心
生物多樣性與
自然保護地研究中心
美麗中國研究中心
無廢社會創新中心
新污染物與環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與減排研究中心
企業綠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與經濟
核算中心
EOD創新中心
水生態研究中心

發表日期:2020年09月28日
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配套規劃新聞發布會
順利召開
2020年9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水利部、生態環境部、國家文物局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配套規劃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副司長、我院總工程師萬軍同志參加會議,并就《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有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
為貫徹落實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統籌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文物局、水利部、生態環境部、文化和旅游部分別編制了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河道水系治理管護、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4個專項規劃,指導沿線8省市編制了8個地方專項規劃。目前4個專項規劃和8個地方實施規劃已全部正式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四梁八柱”的規劃體系已經形成,也意味著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頂層設計已經基本完成。其中,4個專項規劃是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各專項領域工作的全局性、支撐性指引。
作為四個專項規劃之一,《規劃》由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大運河沿線8?。ㄊ校┕餐幹仆瓿?,我院作為技術牽頭單位,會同有關技術單位共同為《規劃》編制提供了全面的技術支撐。自2019年4月《規劃》編制工作啟動以來,歷經調研座談、專家咨詢、專題研討等環節,兩次征求相關部委及沿線8?。ㄊ校┮庖?,歷時一年多,十數易其稿,各方意見充分達成一致,為《規劃》實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規劃》明確了大運河沿線生態空間布局和生態環境改善目標,將用水總量、水環境質量等作為約束性指標,提出了強化生態空間保護與用途管制、建設綠色生態廊道、保護修復自然生態系統、強化流域水污染防治、積極防范環境污染風險、推進環境治理現代化建設等六個方面的主要任務。2020年8月3日,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發展改革委、林草局聯合印發《規劃》,為下一步開展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協同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提供了依據。
下一步,我院將按照生態環境部工作部署,持續為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相關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擴展閱讀:

相關專題: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相關信息: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