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規院概況
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人事處)
科技發展與國際合作處
計劃財務處
戰略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管理
與政策研究所
水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
大氣環境規劃研究所
生態保護修復
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投資與產業綜合研究所
形勢分析與規劃評估中心
生態環境風險損害
鑒定評估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規劃與政策
模擬技術中心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
土壤保護與景觀設計中心
碳達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黃河生態保護研究中心
重金屬環境風險防控
研究中心
氣候投融資研究中心
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環境保護稅研究中心
農村環境保護中心
生態環境補償研究中心
生物多樣性與
自然保護地研究中心
美麗中國研究中心
無廢社會創新中心
新污染物與環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與減排研究中心
企業綠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與經濟
核算中心
EOD創新中心
水生態研究中心
為全面評估五年來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協同治理進展,2019年11月23日,我院京津冀區域環境研究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協同治理研討會。會議邀請了京津冀三地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部政研中心、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大學等專家進行研討。
會議由我院副總工、京津冀區域環境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蔣洪強研究員主持。京津冀區域環境研究中心秘書長張偉副研究員匯報了中心承擔的中國工程院重大咨詢課題“京津冀生態環保一體化的管理措施與調控策略”研究成果。天津大學杜慧濱教授匯報了大氣專項“大氣污染區聯防聯控制度和管理技術體系研究”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各位專家就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協同治理相關體制、機制和政策進行了研討。
河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馮海波研究員提出要結合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研究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站位要高遠,要有創新性、實用性的成果。
政研中心法規部主任殷培紅研究員提出要對核心成果進行聚焦提煉,所謂協同是“和而不同,同向發力”,要研究梳理出京津冀區域哪些方面需要統一,哪些需要協同,哪些屬于三地自行開展的工作,在這基礎上,找到各方利益共同點,提出哪些能做到一體化的措施,哪些不能做到一體化、差異化的措施,為當前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重要政策建議。
我院政策部主任葛察忠研究員提出要深入梳理研究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出以來的相關政策和制度,強調協同治理要分工落實、共同落實、協商落實,要考慮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和承受能力,實施不同的標準制度。
天津市環境規劃院副院長溫娟研究員認為要深入分析當前問題及原因,針對性提出建議。要以三地經濟發展地位、生態環境功能定位為依據,確立目標和措施要求,要區分中央、部委、省市三個層面,從規劃的協同、產業的協同、重大項目的協同等層面,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聯建、聯防、聯治的決策建議。
北京市環境科學研究院韓玉花所長指出京津冀三個地方自行開展了很多協同工作,出臺了很多政策措施,也有很多成功的協同經驗和做法,如京津冀上下游橫向補償,要積極總結經驗,開展不同領域政策評估,選擇實施較好的政策機制,為其他地區環境治理提供借鑒。
此外,我院大氣部薛文博研究員、天津大學杜慧濱教授、王媛教授以及南開大學蹤家峰教授等專家也分別就區域聯防聯控政策、京津冀環境立法、能源結構調整、產業布局和交通網絡優化等問題做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最后,蔣洪強研究員對會議進行總結,結合各位專家提出的建議,要把學術研究與決策建議結合起來,按照精準化、差異化、市場化、公平與效率、責任分擔明確的原則,進一步創新提煉總結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一體化治理的思路和建議,推動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沒有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