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規院概況
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人事處)
科技發展與國際合作處
計劃財務處
戰略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管理
與政策研究所
水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
大氣環境規劃研究所
生態保護修復
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投資與產業綜合研究所
形勢分析與規劃評估中心
生態環境風險損害
鑒定評估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規劃與政策
模擬技術中心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
土壤保護與景觀設計中心
碳達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黃河生態保護研究中心
重金屬環境風險防控
研究中心
氣候投融資研究中心
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環境保護稅研究中心
農村環境保護中心
生態環境補償研究中心
生物多樣性與
自然保護地研究中心
美麗中國研究中心
無廢社會創新中心
新污染物與環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與減排研究中心
企業綠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與經濟
核算中心
EOD創新中心
水生態研究中心

發表日期:2021年12月10日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學術研討會順利召開
2021年12月6日,我院黃河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以線上方式舉辦主題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的學術研討會,圍繞黃河保護立法、人水關系與高質量發展、生態保護修復、產業結構與碳排放、生態系統碳匯等重點領域進入了深入研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鄭州大學、清華大學及我院生態保護修復規劃研究所、水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等代表、專家50余人參加了會議。我院黃河生態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饒勝研究員主持會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杜群教授作了題為“黃河流域協同治理的法律應對”的專題報告。她指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必須走流域協同治理之路,建議通過流域治理、多元共治、衡平治理,建立黃河流域協同治理體制機制,構建以“黃河保護法”為核心的協同治理法律法規體系和法律制度體系,從而實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鄭州大學左其亭教授作了題為“黃河流域人水關系分析與高質量發展路徑優選”的專題報告。他指出,黃河流域問題復雜,其核心內容是人水關系問題,創新性提出“人水關系學”,研究了黃河流域的人水關系和調控措施。他認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大命題”,并以黃河下游為例,例證了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優選路徑,提出了推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白輝高級工程師作了題為“堅持分區分類,統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的專題報告。他基于美麗黃河、減污降碳、節能降水、三水統籌、分區施策、系統治理等總體考慮,從優化布局促進產業綠色轉型、三水統籌實施水生態環境治理修復、區域協同治理實現減污降碳、管控修復防治土壤地下水污染、生態優先實施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源頭管控防范重大環境風險、全面構建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等7個方面提出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清華大學田金平副研究員作了題為“黃河流域產業結構及碳排放分析”的專題報告。他指出,黃河流域內部經濟流動主要發生在各省份內部,省際之間的經濟關聯較弱,且河南省持續保持中心地位、陜西省的經濟地位在增強、山東省的經濟地位在下降。他認為黃河流域的碳排放與流域外省份、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的貿易往來密切相關,流域內部的碳排放轉移主要集中發生在中下游省份之間,尤其是山東、河南、內蒙古、陜西和山西。
柴慧霞副研究員作了題為“黃河流域生態系統固碳量研究”的專題報告。她指出黃河流域陸地生態系統的固碳量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東部的邛崍山、岷山與北部的阿尼瑪卿山、西傾山、拉脊山、祁連山烏鞘嶺,以及秦嶺山地、熊耳山、崤山、太行山、呂梁山等山區,近二十年來黃河流域陸地生態系統的固碳量在逐步增加。她在梳理增加生態碳匯通用措施的基礎上,結合黃河流域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提升流域生態系統固碳量的對策建議。
與會人員進行了充分的交流。最后,饒勝研究員進行了總結,認為各位專家從不同角度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進行了研究分析,報告主題鮮明、內容豐富、亮點紛呈。我院黃河生態文明研究中心面向黃河生態保護治理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需求,從黃河生態保護治理的基礎理論、規劃政策、體制機制、工程技術等方面開展全方面的研究和應用實踐工作,期望能與有關單位一起,加強合作、共同謀劃、群策群力,深入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有關重大問題的基礎研究和管理決策技術支撐工作。
相關專題: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相關信息: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