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規院概況
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人事處)
科技發展與國際合作處
計劃財務處
戰略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管理
與政策研究所
水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
大氣環境規劃研究所
生態保護修復
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投資與產業綜合研究所
形勢分析與規劃評估中心
生態環境風險損害
鑒定評估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規劃與政策
模擬技術中心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
土壤保護與景觀設計中心
碳達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黃河生態保護研究中心
重金屬環境風險防控
研究中心
氣候投融資研究中心
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環境保護稅研究中心
農村環境保護中心
生態環境補償研究中心
生物多樣性與
自然保護地研究中心
美麗中國研究中心
無廢社會創新中心
新污染物與環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與減排研究中心
企業綠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與經濟
核算中心
EOD創新中心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研究中心
水生態研究中心

發表日期:2020年07月15日
央視報道!利用海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恢復渤海灣生態環境
2019年7月,胡某等人在無法提供《采礦許可證》《海域使用權證書》等相關證件的情況下,在遼寧省綏中縣附近海域進行非法采砂作業,盜采海砂8000余噸。2020年5月,受山東省無棣縣人民檢察院委托,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生態環境風險損害鑒定評估研究中心對該案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進行鑒定評估。
海砂資源的開采是從海底直接抽取海洋沉積物,從而影響開采海域的地形地貌、底質和水文條件,并對岸灘環境產生影響,導致海洋生態環境受到損害。非法采砂不僅會改變海洋底部原始結構,威脅海床穩定性,還會造成海洋水質惡化和海洋生境改變,間接影響水生生物生存繁衍,造成海洋生態環境受損。
鑒定評估過程中,結合數據可得性與研究文獻的支持情況,確定此次非法采砂案件的生態環境損害類型為海床結構損害、水生生物損失。評估采用恢復費用法進行生態環境損害價值量化,以計算得到的增殖放流工程實施費用作為生態環境損害的價值量。參考《2020年度濱州市漁業資源增殖放流項目實施方案》,選取半滑舌鰨和中國對蝦作為本次增殖放流物種,計算得到增殖放流費用約為11.99萬元。
根據鑒定評估結果,無棣縣檢察院于2020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依法向無棣縣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辦理過程中,被告人胡某自愿認罪認罰,并購買26萬尾半滑舌鰨魚苗,在無棣縣大口河漁港碼頭開展增殖放流活動。
7月7日,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以《檢察院開展海洋公益訴訟26萬尾魚放流海洋》為題,對該起海洋公益訴訟案件進行了全面解讀。該案件是無棣縣人民檢察院提出的全市首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也是首起海洋公益訴訟案件,鑒定評估結果為案件的辦理提供了科學有效的支撐。
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是環境公益訴訟案件審理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在環境公益訴訟案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規范的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有利于促進環境司法的健康發展,精準衡量環境污染問題,維護當事人的合法環境權利;同時,還能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保護自然環境的效果。
相關專題: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相關信息: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