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規院概況
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人事處)
科技發展與國際合作處
計劃財務處
戰略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管理
與政策研究所
水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
大氣環境規劃研究所
生態保護修復
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投資與產業綜合研究所
形勢分析與規劃評估中心
生態環境風險損害
鑒定評估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規劃與政策
模擬技術中心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
土壤保護與景觀設計中心
碳達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黃河生態保護研究中心
重金屬環境風險防控
研究中心
氣候投融資研究中心
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環境保護稅研究中心
農村環境保護中心
生態環境補償研究中心
生物多樣性與
自然保護地研究中心
美麗中國研究中心
無廢社會創新中心
新污染物與環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與減排研究中心
企業綠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與經濟
核算中心
EOD創新中心
水生態研究中心

發表日期:2023年03月06日
環境規劃院技術支撐的西藏自治區農村污水治理技術指南印發
近日,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了《西藏自治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為全區加快補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深入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持續提升農牧區人居環境提供了技術支撐。環境規劃院作為該《指南》的技術牽頭單位,在全區深入開展6000多個自然村生活污水現狀調查和27個污水處理試點評估的基礎上,針對青藏高原地區高寒缺氧、地廣人稀等特殊情況,將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路線優化為生活污水適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相結合的思路,提出了不同地區、不同海拔、不同自然經濟條件下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和模式,具有地域特色、創新性、可操作性。
《指南》提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應堅持利用優先、因地制宜、問需于民、多方共建等原則,注重污水治理與生態建設、生產實際相結合,強調生活污水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提出了庭院生態消納、“分散處理+資源利用”、“集中處理+資源利用”等3大類農村生活污水適度處理與資源利用模式,提出22項具體污水處理工藝和資源利用組合,以滿足不同村莊類型生活污水治理需求。
下一步,環境規劃院將全程跟蹤《指南》在西藏自治區廣大農牧區的實際應用情況,及時收集《指南》試行階段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探索適合西藏自治區農村實際、符合農牧民需求的生活污水處理與資源利用模式,為高質量推進以“神圣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主題的鄉村振興戰略,建設高原特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提供技術支撐。
相關專題: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相關信息: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