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規院概況
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人事處)
科技發展與國際合作處
計劃財務處
戰略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管理
與政策研究所
水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
大氣環境規劃研究所
生態保護修復
規劃研究所
生態環境投資與產業綜合研究所
形勢分析與規劃評估中心
生態環境風險損害
鑒定評估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規劃與政策
模擬技術中心
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
土壤保護與景觀設計中心
碳達峰碳中和
研究中心
黃河生態保護研究中心
重金屬環境風險防控
研究中心
氣候投融資研究中心
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研究中心
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環境保護稅研究中心
農村環境保護中心
生態環境補償研究中心
生物多樣性與
自然保護地研究中心
美麗中國研究中心
無廢社會創新中心
新污染物與環境健康研究中心
排放交易與減排研究中心
企業綠色治理
研究中心
生態環境與經濟
核算中心
EOD創新中心
水生態研究中心

發表日期:2020年03月09日
國家環境規劃與政策模擬重點實驗室
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京召開
為進一步推進國家環境保護環境規劃與政策模擬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高質量發展,我院于2020年3月6日在京召開了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網絡視頻形式)。來自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中心、南京大學、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浙江大學等10位委員以及生態環境部科財司、中國工程院和我院相關部門代表共3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我院副總工、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蔣洪強研究員主持。蔣洪強研究員首先匯報了重點實驗室基本概況,近兩年的建設進展、取得成果以及未來發展設想。各位委員和專家高度評價肯定了重點實驗室過去兩年取得的成績,并對實驗室未來更好的建設和發展提出了寶貴意見。
北京大學張遠航院士肯定了實驗室建設成效,在理論、應用和決策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很好,提出應進一步提煉學科方向和標志性成果。中科院生態中心曲久輝院士建議實驗室應該相對獨立于依托單位,進一步聚焦工作重點,在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京津冀、大灣區等國家重大戰略方面,做出具有決策參考的研究成果。南京大學畢軍教授提出實驗室定位應更加注重管理決策支撐,在研究深度、標志性成果方面下功夫,關注下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應用。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夏光研究員提出實驗室要兩手抓,一手是技術與科技,一手是管理決策,要提出超前引領的理念和決策建議,加強實驗室的宣傳,擴大影響力。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王業耀研究員建議實驗室在數據模型標準化、規范化方面多出成果,起到引領作用。北京理工大學魏一鳴教授指出實驗室應該進一步明確研究方向,加強基礎研究,獲得更多標志性成果,爭取更多的國家科研項目,與實驗室目標定位相吻合。北京大學林堅教授建議實驗室成果緊密與三個研究方向結合,在從預測、模型和仿真方面總結宣傳。我院曹東研究員指出實驗室到了“上臺階”的階段,要明確目標、工作計劃、短板和差距,有所取舍開展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北京師范大學曾維華教授提出實驗室要做到小核心大網絡,利用現有資源,擴展更多研究領域。浙江大學石敏俊教授指出應向國家重點實驗室努力,從兩個方面進行加強,一是承擔更多科技部的項目,二要加強人才培養,尤其是加強年輕人才培養。生態環境部科財司劉海波調研員在凝練研究方向、擴大實驗室宣傳、注重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了意見。
王金南院士對會議進行了總結,指出我院高度重視實驗室的建設,面向新形勢生態環境決策管理需求和我院新的機構改革,將進一步加強實驗室的支持。下一步,力爭向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不只是喊口號,要有具體方案,要多向院士專家請教,與有關科研院校聯合等方式申請。
相關專題: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信息
相關信息:
打印本頁